Camille Pissarro卡密爾‧畢沙羅~【粉牡丹】
◆Bouquet of pink Peonies 粉牡丹~自然風景是畢沙羅創作的重心,他處理風景畫的手法兼具傳統與創新元素。
◆因患有眼疾,使他不能露天作畫,但這些困擾並未阻撓他繪畫的意願,於是他改在畫室中工作,畫靜物,並且從他居住公寓的窗口或從旅館的房間,來描繪城市風光。
◆防塵,防潮,不褪色油畫處理;含原木框
含黃金浮雕藝術框
裱褙黃金浮雕藝術框
防塵,防潮,不褪色筆觸式油畫處理(即表面摸起來如油畫原作般有凹凸不平的顆粒感)
☆畫背後都有鎖上掛繩,直接掛上即可☆
開運陶源採用高品質的進口圖紙,並只採用原木框,有別於一般坊間使用的中國,韓國進口的劣質,低成本,看似木頭的塑膠框---敬請消費者仔細分辨,比較!
畢沙羅﹝Camille Pissarro﹞﹝1830 ~ 1903﹞
畢沙羅生於安迪列斯群島的法屬殖民地聖湯姆斯 。1855 年,畢沙羅的父親終於允許他到巴黎學畫。1859 年,他以《蒙莫朗西風光》這幅畫,參加官方沙龍展覽。他像柯洛一樣,熱愛這個小島的田野景色,經常描繪日常生活的自然景象,和通往村落的入口小徑、農場房舍的庭院、花園和菜園等。
左拉在 1867 年寫道:「畢沙羅的手法具有原始的樸實與純潔,他那些柔和又絢麗多彩的風景畫,表現出他的藝術傾向」。畢沙羅的繪畫是建築在「個人的感觸上」。
畢沙羅在 1886 年所畫的《第厄普的鐵路》畫中,做到了絕對的點描主義手法。最後,他還是捨棄了與他志趣不相投合的點描主義,又重新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作畫;然而,畢沙羅除了一直為拮据的經濟所困外,又因患有眼疾,使他不能露天作畫,但這些困擾並未阻撓他繪畫的意願,於是他改在畫室中工作,並且經常到盧昂、巴黎、第厄普和勒哈佛等地方小住,並且從他居住公寓的窗口或從旅館的房間,來描繪城市風光。
印象畢沙羅: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珍藏展
保羅‧塞尚稱卡密爾‧畢沙羅為「第一位印象主義的藝術家」。
在1874年至1886年間舉辦的八次印象派畫展中,畢沙羅是唯一堅持印象派的理念與實踐、從未缺席的畫家。誠如塞尚所說,「謙遜而傑出」的畢沙羅是印象派的創始者也是印象派最忠實的代表者。
「印象畢沙羅」的展品來自於英國牛津大學阿胥莫林美術館的收藏。該美術館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畢沙羅素描與水彩畫。
在這次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印象畢沙羅特展中,以畢沙羅的油畫、素描、版畫及信件為主軸,並包括他的三位畫家兒子路西安、菲力克斯、路德維奇-魯道夫與孫女奧蘿維妲的作品。同時,為了將畢沙羅的成就與影響力置於十九世紀法國藝術的脈絡之中,本展覽亦展出具有代表性的巴比松畫派藝術家,及畢沙羅的印象派同儕之作品。
在超過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,畢沙羅以開放的心胸廣為吸收其他藝術家的觀念與技法並加以創新,因此他經歷了多次創作風格的轉變。
本展覽以「風景‧畢沙羅」、「農情‧畢沙羅」、「家族‧畢沙羅」等三個主題之關聯,完整呈現印象派發展的脈絡及畢沙羅多樣風格的演進。
畢沙羅的創作生涯貫穿巴比松畫派到印象畫派,代表了十九世紀現代繪畫的主流。他不僅可與莫內、竇加相提並論,也是備受年輕後進尊崇的良師益友,塞尚、高更、梵谷乃至年輕時的馬諦斯都受過他的引導與影響。
**家族‧畢沙羅
畢沙羅家族出了許多才華洋溢的藝術家。某個層面來說,這充分反映出畢沙羅是個活力豐沛,熱情洋溢的人。在他以蝕刻版畫製作的自畫像裡,畢沙羅留著一大把醒目的白色鬍子(因此當代藝術家常把他比作摩西),在微暗的背景中,他的神情多愁善感,頭上戴頂畫家軟帽,看起來就是位慈眉善目、德高望重的大家長。畢沙羅將這幅版畫印製多份來分送給家人親戚,並就贈送對象分別在畫上提辭。
畢沙羅是個顧家的好丈夫、好爸爸。他和諧溫暖的大家庭一直是他生命裡的感情寄託。不在家人身邊時,畢沙羅和家人書信往返從不間斷,他勤快的給老婆孩子寫信。他一封封的家書,尤其是和長子兼知己路西安的通信,說明了畢沙羅非常關心家人的近況,希望他們過得健康快樂。
畢沙羅共有八個孩子,其中六位是藝術家。雖然藝術家的生活困苦,不過畢沙羅卻相當支持子女創作。在這次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印象畢沙羅特展中,也展出畢沙羅三個兒子路西安、菲力克斯、路德維奇.魯道夫及孫女奧
**農情‧畢沙羅
儘管畢沙羅生長於中產階級的猶太家庭,與鄉村生活型態完全沒有交集,十九世紀的法國農人生活卻是畢沙羅畫作的重要主題,僅次於風景畫。對他來說,農村景物是理想的創作媒介,讓他可以在自然的情境下描繪人物的百態。此外,畢沙羅的左派政治理念,崇尚人與自然和諧共存,提倡務農的價值等思想,都促使畢沙羅以農人為作畫主題。
畢沙羅描繪農人生活,由前代畫家的繪畫傳統汲取靈感,其中尤以描繪農人百態最負盛名的尚—法蘭斯瓦‧米勒(Jean-Francois Millet, 1814-1875),給畢沙羅很大的啟迪。
**風景‧畢沙羅
自然風景是畢沙羅創作的重心,他處理風景畫的手法兼具傳統與創新元素。自普桑(Poussin)至秀拉(Seurat)一脈相傳的法國風景畫傳統,在畢沙羅作品中一覽無遺。然而,他也很樂於嘗試最新觀念,勇於回應新的挑戰。在漫長的繪畫生涯中,畢沙羅不同時期的作品也充分反映出法國風景畫創作手法的變遷,包括一八六○年代至十九世紀末期的種種轉變。
一八五五年畢沙羅來到法國後,深受印象畫派的先驅——巴比松派畫作的啟發。一八四○年代,巴比松派的畫家於楓丹白露森林近郊創作自然風景畫,並常以十七世紀的荷蘭油畫為仿效對象。
留言列表